财产分割协议书做了公证以后就一定会受法律保
时间: 来源:百合婚嫁网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签订协议就需要进行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一些在离婚时签订财产分割协议书的夫妻双认为对协议书公证就会受法律保护。那么财产分割协议书做了公证以后就一定会受法律保护吗?关注深圳财产分割纠纷为你解答。 财产分割协议,是指财产共有人经协商达成一致,对共有财产达成分割意见的书面协议。其公证是由当事人住所地、分割行为地的公证机构管辖;涉及不动产的分割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管辖。 很多人认为,婚前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如果不公证协议就不生效,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的法律中都没有规定必须对婚前财产协议做公证。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的,那只要双方对婚前财产的归属出于自愿原则达成了书面协议,无论书面协议是否做了公证,都具有其法律效力。只是,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法律效力更高。 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举证的财产,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难举证的财产,需要婚前财产公证。像不动产,如房子、汽车等,因为实行登记制度、产权明确,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像存款、股票等贵重物品,为避免离婚时无法说明,就需要婚前财产公证。 财产分割协议书中内容只要未违反法律的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是做了公证的协议书法律效力更高。而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对财产分割纠纷最好的处理就是签订财产分割协议。